內容大綱
previous post
幾年前某明星的家人因買賣房屋被代書中間詐騙,一般人會常聽到代書與地政士卻不知道這兩者區別是甚麼?
接下來老潘帶你好好了解這其中的差異,增加房產知識避免被黑心相關人士欺騙!
早期專業人事制度還為健全之前一般民眾向地政事務所申請各項業務以及相關稅務的專業人士通稱為”代書”,爾後內政部為提升土地登記代理人的執業品質於民國90年公佈”地政士法”強制執業的地政士加入工會,並接受專業訓練與定期換照也就是現在通稱的地政士。
可上網查詢你預配合的地政士是否為合法:
上述網站也可以看到該地政士過往的優良表現貨懲戒記錄。
依地政士法第16條規定,地政士的功能包括:
地政士得執行下列業務:
一、代理申請土地登記事項。
二、代理申請土地測量事項。
三、代理申請與土地登記有關之稅務事項。
四、代理申請與土地登記有關之公證、認證事項。
五、代理申請土地法規規定之提存事項。
六、代理撰擬不動產契約或協議事項。
七、不動產契約或協議之簽證。
八、代理其他與地政業務有關事項。
地政士執業範為主要分為三點:
過戶可分為2種,第1種是繼承過戶,第2種是買賣過戶。
第1種繼承過戶,有6大程序需辦理:
處理上述手續需要經辦的場所:戶政事務所、稅捐處、銀行…
第2種是買賣過戶手續與流程較為繁鎖,地政士除了幫忙處理稅務問題外,就是在簽約以及後續過戶手續裡扮演著公正第三方的角色,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並即時提供雙方專業的建議,已利作業進行。
不管是買房還是賣房都會經過過戶的流程,地政士(代書)在這過程中的的角色如下:
雙方照會確認身分,以及確實是否為該筆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查看建物或土地的正本權狀,接著針對買賣價格、付款方式、其他附加條件等契約內容進行討論,達成共識後記錄下來,雙方在代書見證下簽名蓋章,支付訂金或其他簽約款項。
如果沒有找地政士,買賣雙方就必須在地政事務所、稅捐稽徵處、鄉鎮市公所和銀行中間往返,若找了地政士,雙方只需要完成申報書或申請表的蓋章動作並提供個人身分文件影本、建物或土地權狀影本等相關資料…。
完成繳納稅務,不論是契稅、增值稅,買賣雙方都可以將金錢交給代書完成繳款。
交屋 :
所有步驟完成後就正式交屋,買方取得新權狀,賣方辦理抵押權塗銷,買方支付尾款、取回本票,賣方核對金額、進行房屋點交,地政士任務就此結束,買賣方協調支付地政士相關費用。
房地產買賣交易流程複雜且專業,契約書裏記載事項繁文縟節,一般非專業的民眾並不容易詳細閱讀合約中的條文內容,近年不動產市場買賣發生詐騙事件頻傳,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不肖的房仲、黑心地政士聯合假買家 ,騙取屋主印鑑證明、證件等資料,將賣家不動產過戶,進行貸款,類似事件頻層出不窮…
新北市地政士公會理事長潘惠燦、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公關主委蕭琪琳,指出近年詐騙集團已陸續滲入不動產交易市場,假買房、真詐財事件層出不窮,為避免憾事,宣布推動買賣雙方各自委託地政士的「雙地政士制」,以保障雙方交易安全。
所謂「雙地政士制」,是買方和賣方在不動產交易過程中,各自找一位合法、自己信任的專業地政士,共同參與不動產買賣契約製定、交易流程條件的溝通,以發揮保障買賣雙方交易安全的功能,既可提供交易諮詢,又可協助維護應有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