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綱
previous post
許多民眾在購買預售屋,常常精打細算以為只要準備好頭期款、裝潢費,就可以輕鬆購屋,殊不知預售屋裡有暗藏一個所謂的”代收款項”讓許多預算有限或自備款較不充裕的小資族手足無措。
預售屋交屋前會有許多繁瑣的流程要執行,這些隱形成本可不少,例如繳稅、過戶、管理費…等等。 此時建商為了方便已購戶,就會在交屋前預收一筆費用,此費用預繳交時間大多在取得使照後至交屋前,代收內容為建商幫買方代辦的雜支,大致包含政府的稅費、手續費、代辦費、建商管理費及水電費等,此類費用稱為「預售屋代收款」。 上述代收費用加總起來約莫10~20萬元,「代收款」採多退少補、實報實銷制度,原則上像代書費、管理費等金額都不會變動,但像契稅、印花稅、抵押權設定規費等,會因為估算的房屋評定現值與最終交屋後地政機關給的數字有落差。 |
雖然代收款包含的項目很多,且每個建案及建商所收的內容略有不同,但大致分可分為以下三種:
政府的稅費(稅費會浮動 只能當參考用):(可參考此篇:房屋買賣之稅務,6稅1費用)
預售屋代收款有一大部分的費用,是要繳給政府的相關稅費,包含契稅、印花稅、地政登記規費等,此筆費用視買房條件而定,所以每人繳的錢會有所不同。
契稅:房屋評定現值 × 6 %
印花稅:土地、建物契稅價格 x 1 ‰
建物契稅價格 × 0.1 %
地政規費登記費:(建物核定契價+土地申報地價)× 1 ‰
建物:當年度評定現值 × 0.1 %
書狀費用每張 80 元
代辦費及手續費:
買預售屋就會有過戶程序,繳給各方面的代辦手續費,包含地政士代辦費用、銀行代管費、書狀謄本費、貸款設定規費、代刻印章費用、火災險、地震險保費等費用,所有雜項的總金額大約是 10 萬元左右。
此部分大致有以下項目:
銀行貸款方面
貸款徵信查詢費
火災險保費
地震險保費
貸款設定規費:貸款金額 × 0.12 %
。
管理費:一般會預收大約半年至一年的管理費,實際收費月數,依照各建商作法有所不同。
水電費:水電也是要由買方來負擔,因此都會含在代收款裡面。
天然瓦斯管線費:根據新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規定,在預售屋建案基地範圍內的瓦斯管線稱為內管,費用必須建商負擔。
代收款細節很多,若不留意容易與建商產生糾紛。
以下2大重點請注意:
1.管理費用途,需載明清楚
有不少建商為了讓管委會成立初期時可正常運作,因此會先預收6~12個月管理費,做為未來管理基金使用,而不同的建商對於預繳管理費的用途大不相同,有些建商會在管委會成立之前,已預收的管理費會拿來支付現階段物業保全費、大樓公用水電之類,但也有較重視售後服務的建商會在管委會成立前會吸收所有費用,等管委會成立後再原封不動移交所有之前代收的管理費。
關於預售屋代收管理費的部分,建議消費者在簽約之前,請先詢問清楚管理費每坪金額、需要代收幾個月,以及預收的管理費用途,並白紙黑字載明於預售屋買賣契約,或跟建商要代收管理費明細,以避免日後產生帳務糾紛。
2.瓦斯外管費,別傻傻全繳務必先溝通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針對瓦斯管線有明確說明:
一、自來水、電力部分
不論內管或外管費用,均由「建商」負擔。
二、天然瓦斯部分
(一)內管費用,由「建商」負擔。
(二)外管費用,由「買賣雙方議定」,但未議定者,由「建商」負擔。
許多建商事先沒有說明瓦斯外管費用,事後卻要求消費者繳納,建議主動詢問、釐清由誰負擔,同時也在契約上標示清楚,以保障自身權益。